台南市五條港曾是台灣的威尼斯,同是商業與藝術的重鎮,蘊藏豐富歷史文化的博物館。透過水路,五條港的郊商將台灣的米糖輸出至廈門、將綢緞、瓷器、洋布雜貨帶回台灣,是全台首座提供高級生鮮食材與華服的現代化市場所在,本計畫活動地理位置位於台南市成功路、西門路二段、中正路、康樂街、民生路、金華路四段所圍起之區域。本計畫活動地理位置位於台南市成功路、西門路二段、中正路、康樂街、民生路、金華路四段所圍起之區域。以藝術能量再現「看不見的運河文明」—台南五條港老街區的歷史風華,透過遶境活動、社區動員以及媒體行銷,已達成將古地圖與老街市浮凸於當前時空中,並喚醒大眾對五條港的記憶與關注。
五條港藝術大繞境
結合計畫執行期間產出的藝術攤車,搭配創意夜市、藝術表演,在農曆七月七日一起在五條港遶境做16歲。跟著大菜櫥、攤車走上街頭,Blue Man街舞表演、街頭行動雕像,與您並肩向前。在遶境路徑的場域上,有倒立先生雜耍特技、即興舞蹈與生動的街頭演出 ,讓社區民眾走入社區的歷史空間,享受五條港藝術介入的成果。
藝術攤車
車說故事來回憶與重現五條港,使眾人回到信仰中心與歷史對話。攤車提供了各式機能,呈現五條港區記憶中的過往空間:廟口、市集、碼頭、巷弄,結合舊空間性質,帶領新空間效應,並創造移動的場域。
彩繪電箱
興衰更迭,除了老居民、老店家之外,路旁一座座冷冷的電箱也漠然看著這一切的變化。如今,透過藝術彩繪,讓電箱們成為海安路盛市風華的記憶櫥窗,記錄當下周遭人事的種種,產生新的空間效應。
創意夜市
以新的方式在舊河道上做舊的事
在廟宇前舉辦創意市集,如同兩百年前的人們所進行的商業活動一般,人們如同船從各地而來,帶著貨物停泊於港口,帶著藝術商品聚集於創意市集。聚集於藝術作品「藍晒圖」前的海安路,人行道成為了小小的集散地。或許不見得引起大量的買賣量並促進經濟流通,但在每一個笑容交流中除了提供逛街者與路人欣賞各式作品的機會,也提供了這些在地創作者一個展出的平台。
市民創意宮
市民創意宮-小白屋:
台南市忠明街10號。不定期舉辦活動、展覽或小型講座等活動,(新銳設計師)設計作品展售空間與社區資訊交流平台。
市民創意宮-紅門:
國華街三段39號。不定期舉辦活動、展覽或小型講座等活動,讓社區工藝師和居民交流社區資訊的平台。
市民創意宮-西市場大樹下:
正興街11號。與台南社區大學木本物質班、鄰近友善店家、社區居民共同打造的社區新空間,讓木製傢俱進入,美化西市場大樹下的景觀。
誠品系列講座 與誠品書店合作推廣講座,並辦理由城市作家帶路,體驗在地美食散步路線與分享課程,帶領民眾來五條港做客。
■五條港大遶境計畫網站【連結】
■2011五條港藝術大遶境影片【連結】
|